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夫妻种田忙 第92(3 / 3)

一身倦意, 干脆将马车放在就近的客栈寄放, 而后便在街道上找了一个摊位摆上各类农药。

唯一可惜的是今日摊位格外紧张, 夫妻俩没能找到好摊位, 最后只能窝在不太起眼的角落,好在他们也没想着赚钱。

去年下半年姚三春夫妻磨制出许多种农药,完善种类, 灭杀害虫和预防病害的种类大大增加, 如今能涵盖水稻、小麦、棉花、茶叶、果树等各种农作物,所以现在就有几种农药能用得上!

他们的农药种类说不上全,但绝对算得上难得,最重要的是他们家农药的药效好, 这也是他们的信心所在。

开拓新市场总是艰难的,姚三春夫妻俩临时摆摊, 连小凳子都没有, 夫妻俩竖起“姚宋农药”的布幡, 然后分门别类, 将各种装农药的罐子分列排开, 罐子上贴有该农药的功效, 以及灭杀害虫的种类, 灭杀率等等。

虽说街上不识字的多, 但是不管了, 贴个纸条更显逼格不是?

摊子摆好,随后两人只能傻噔噔地站在那,一边吆喝着免费农药,每人可以免费领取三两,可以灭杀哪种害虫之类,来回循环。

这人嘛,都觉得有便宜不占是傻子,而且这年头的人还是挺淳朴的,觉着人家卖的农药应该有点效果,所以没一会儿摊前便聚集了不少人。

一来靠免费的噱头,二来宋平生和姚三春皮相能打,一路风尘仆仆都不能阻挡夫妻俩的美貌,站一起更是美丽加倍,三来夫妻俩吆喝起来一点不扭捏,大大方方,所以聚集过来的人是越来越多,后来还是宋平生亲自维护秩序才行。

前头姚三春则动作利落地装农药,许多人都表示没东西装农药,没关系,姚三春夫妻俩一回生二回熟早就做好准备,掀开背篓的盖儿,里头全是用竹子粗制的小罐,也就能装三两的量,装好再用木头塞子塞上!

竹罐和木塞外观并不好看,但是胜在实用,而且还是姚三春姐妹与宋平生一个冬天制作的,自己做的怎么能嫌丑?丑他们也不会承认啊!

农药摊的服务如此到位,前来排队的人十分满意,对待姚三春夫妻的态度更是和善得不行。

姚三春和宋平生都不是怕生的人,跟谁都能聊两句,场面那叫一个热火朝天,那些大爷大妈一听他们口音不是本地人,听说还是邻省来的,那就更热情了!

外地人还要大老远跑到他们府城推销农药,生活不易呀!

一个多时辰后,姚三春夫妻带来的百来斤农药便分完了。

说起推销方式,免费试用这一招并没有多出色,但是胜在效果好,只要用了他家农药,便有转化成客户的可能性!

其实无论任何时候,卖东西找托都是一种很普遍的方式,但是姚三春夫妻没这么做,虽然这么做农药生意今天就能开张了,但是做人还是多点真诚,少点套路吧!

说起来去年他们夫妻俩便来过府城一回,但那一回只是探路,夫妻俩并未做好完全的准备,这一趟而来准备便充足多了,此时他们马车上还有百来斤农药。

说起来府城下的老虎镇和栖凤镇有不少种植水果的果农和种棉花的大户,这些才是他们此行最重要的攻略对象。

说是攻略,其实难度并不大,销售商品这东西一看商品质量,二看市场,如今还是农业社会,农药市场巨大,还没什么竞争对手,而且他们家农药质量不必多说,所以他们夫妻唯一要花些功夫的便是,开拓市场,寻找客户,继而提高他们家农药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家的农药。

对于农药未来的潜力,夫妻俩信心十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